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印刷版刊登題為《我們承諾,沒有利潤》(No profits, we promise)的評論文章稱,雖然京東商城至今沒有盈利,甚至還作出了不盈利的承諾,但該公司的IPO還是有可能引發(fā)投資者的關注。不過,京東商城仍然面臨著薄弱的基礎設施和強大的競爭對手等不可忽視的挑戰(zhàn)。
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商業(yè)社會,一家公司的老板承諾幾年內不賺錢似乎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但這的確是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制定的戰(zhàn)略。一年半以前,他宣稱這家中國電子商務公司的電子產品將在三年內保持零毛利,而這類產品卻為該公司貢獻了多數銷售額。更有報道稱,他甚至威脅要解雇所有試圖創(chuàng)造利潤的銷售員。
然而,劉強東還是通過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Al-Waleed Bin Talal)和紅杉資本等大牌投資者獲得了20多億美元的早期投資。他現在還希望通過即將在紐約的IPO(首次公開招股)再向外國投資者募集15億美元資金。
對于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來說,這似乎有些厚顏無恥。2012年,該公司的凈虧損超過17億元人民幣(約合2.83億美元),一年前的虧損額也接近13億元人民幣。去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確實現了600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但其中很多都源自利息收入。該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14億美元,而應付賬款卻高達17億美元??紤]到劉強東還準備繼續(xù)擴張,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短期內難以得到改善。
真的會有投資者認可一家缺乏明顯利潤的公司的前景嗎?或許有。京東商城的增長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一樣(由于二者都同時涉足自營產品和第三方平臺業(yè)務,因此也經常被分析人士拿來比較),京東商城同樣在追求“重資產”商業(yè)模式,將規(guī)模和市場份額置于短期利潤之上。從某些指標來看,這的確收到了成效:京東商城已經在這個全球第一大電子商務市場成為了第二大電商企業(yè),僅落后于阿里巴巴一家公司。
去年前三季度,京東商城的交易額超過860億元人民幣,高于2011年全年的330億元。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的活躍賬號也從2011年的1250萬增長到3580萬。京東商城目前在全國擁有82個倉庫,配送人員超過1.8萬。
該公司的未來還面臨兩大問題。首先,這種“重資產”模式能否收到回報?中國很多地方的物流基礎設施仍然十分薄弱,因此,要在中國實現亞馬遜那樣可靠而及時的配送服務,京東商城必須大幅增加投資。亞馬遜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美國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
京東商城還面臨兩大財力雄厚的本土競爭對手。一個是憑借虛擬商品賺取多數營收的騰訊。該公司早期對電子商務的投資已經失敗,但現在卻重新關注起這一領域。主要原因是微信的廣泛普及。騰訊顯然希望利用這款免費聊天服務滲透進用戶的智能手機,以此吸引用戶到該公司的網絡平臺購物。
另外一個當然就是阿里巴巴,該公司目前控制著中國80%的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并且正在向周邊領域擴張,以加強自身地位。該公司已經投資了社交信息平臺,推出了網絡理財服務,還收購了打車應用。阿里巴巴本周甚至全資收購了高德地圖。
盡管沒有盈利,但京東商城的上市計劃并不出人意料。阿里巴巴也在籌劃自己的IPO,而且規(guī)模可能十分巨大:本周的一次私募股權交易對該公司的估值約為1300億美元。看來,想要避開巨人的陰影成為中國的亞馬遜,絕非易事。
上一篇:支付通旗下掌芯寶入駐京東
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fā)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